员工拒绝北上 信诚人寿迁都受阻
摘要:然而,据本报了解,其控股50%的信诚人寿总部由广州迁到北京一事或因当地员工拒迁而受阻。 信诚人寿第一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愿意随迁北京的员工占非常小的一部分。
肖君秀
对于做大做强综合金融的中信集团来讲,保险是一块拥有巨大“潜力”的业务领域。然而,据本报了解,其控股50%的信诚人寿总部由广州迁到北京一事或因当地员工拒迁而受阻。
信诚人寿第一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愿意随迁北京的员工占非常小的一部分。
据了解,信诚已经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正在筹备相关事宜,拟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动迁,分阶段进行。信诚人寿代理首席执行官谭强表示:“总部迁至北京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提升公司总体管理效率和效益。”
员工拒迁
信诚于2010年12月29日在内部发出动迁公文,“这个消息流露出来是11月份,拖了一个多月才发公文。”公司一员工称。
为了顺利搬迁,信诚人寿开始布局。据悉,信诚在北京新央视大楼对面“国际金融中心”租下办公楼,并派后勤人员进行先期装修;在对员工“摸底”之后派出人力资源主管进驻北京展开招聘工作。
在广州总部,对员工“摸底”工作的结果不尽人意,“刚开始以为怎么都有三四成会去吧,第一批调查的结果,最可能第一批去的部门都申请不要第一批去。”信诚人寿总部一员工表示,经过“摸底”汇总到人力资源部门之后,得出愿意随迁北京的人数是“一成多”。信诚广州总部总共400多人,按要求应该搬迁的职能部门有100多人。
某部门员工表示,如果动迁北京其全部门将集体“辞职”。据了解,信诚人寿很多都是广东人,绝大部分都在此安家。
除了“离家”的艰难决定之外,员工还列举了其他理由,一是补偿不明确,数量不够。据员工称,公司对于愿意去北京按月发放“安家费”,期限为三年,金额按1000元级别递增,主管级约4000元左右。对于放弃去北京的员工,公司将进行一定的补偿。据信诚内部一员工称,安家费都是“背靠背”谈的数目,而对于补助和补偿公司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没有统一的安排;其次是公司没有动员和沟通;三是担心去北京之后最终被新招来的人替换。
其实,在搬迁消息传出之后不久,信诚的分公司出现了局部的人事变动。2010年12月20日 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郑少玮离职,12月23日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方志男离职,春节后负责营销员业务的助理首席执行官也离职。据了解信诚以前各岗位相对稳定,一般岗位两三年才会变动,但春节前后已有10多人辞职,“都是普通员工中职级更低的,年终奖不多也就放弃了。”
信诚内部一员工表示,公司往年发放年终奖,只要在职3月31日,不管你4月走还是留,都会按时在4月上旬打到员工账户。
在信诚布局搬迁期间,据了解,其2月份的保费收入只达到预定目标的76%,而且一月份也没有达标。在信诚人寿,“开门红”以“一季度”来计,一般一季度的保费收入往往要超过全年业绩三分之一。但是,现在已在两个月都没达标,且第三个月还临近搬迁的情况下,一季度达标或遇到很大的困难。
按以往惯例,公司业务达成即会在公司内部发喜报,但是员工最近得到的是敦促性公文,“我们距离目标达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大家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加倍努力”。
此外,据了解,信诚人力资源主管在北京招聘从年前持续到年后,收获不太理想,员工透露“有部分岗位招到了,主要的岗位还是比较难,最多招了十人左右”。
动迁背后
对于做大做强综合金融的中信集团来讲,保险是一块拥有巨大“潜力”的业务领域。目前,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等业务都颇具规模并进入较好发展通道,唯有保险仍处于“起步”发展状态。但是作为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的保险业务,将是综合性金融控股企业不可缺少的“重棋”。
现在保诚集团与中信集团各占信诚人寿50%的股份,信诚人寿CEO在过去十年一直由保诚集团方面派驻,公司管理、业务、文化主要受外方影响。
信诚人寿从成立发展至今已10年,2009年开始盈利,当年保费收入40.2亿,净利润8000万,“2010年应该过亿。”一位信诚人寿人士估计。
不过,与其他公司的发展势头相比,信诚人寿作为最早进入的外资寿险公司,初期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但是2009年,在外资寿险中第四排名被华泰人寿取代,滑入第五位。
目前,信诚人寿在33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要想做大很轻松很容易的,如把中信银行这个渠道一拿过来了不得,现在合作毕竟是少量,只是开放了部分,当地的中信银行不一定开放,因为合作中有排他性。”对于信诚人寿与中信银行的协同效应,信诚一知情人士称。
一位外资寿险公司人士表示“如果还是外资控股或各占一半来讲,发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迁到北京后,如果中方慢慢地收回股权,那么中方肯定要去改变,不仅是管理的思维还是整个运作的模式肯定有一些变动,这个也是正常的。”上寿险公司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