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可能听过:“孩子长第一颗牙就要带他去口腔科检查了,之后要每3~6个月检查一次牙齿。”
是不是很纳闷呢?为什么长第一颗牙就要检查?为什么牙齿没毛病也要3~6个月检查一次?因为啊,牙齿检查的意义在于,让医生根据孩子的饮食,刷牙等情况,给一些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孩子以后长蛀牙的概率就会很低了哦!
你可能不知道,
孩子的牙齿容易出现问题!
乳牙的矿化程度低,相比成人,孩子的牙齿更容易被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很多孩子都很爱吃甜食,又不喜欢刷牙,每天一到刷牙就像打仗,经常是匆匆走个过场,没法彻底刷干净,蛀牙就这样出现了。
孩子长蛀牙后,光靠家长自己是很难及时发现的。因为他们的牙髓发育不完善,对痛觉的敏感性相对比较低。虽然孩子从来没有说过牙疼,肉眼看见牙齿也没有发黑,医院拍片一看,可能会发现已经蛀牙的很严重了。
等孩子进入6~12岁换牙期,也是比较容易出现牙齿问题的,比如换牙顺序不对、牙齿长得不整齐等。这些家长是很难判断的,需要医生进行专业检查。
因此不管孩子的牙齿有没有问题,都需要带他定期检查。从小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孩子之后即便牙齿真的需要治疗,也配合很多。
每次带孩子去检查牙齿
都会查些什么呢?
也许在你看来,口腔医生不过是让孩子张了张嘴,照了下镜子,但是实际检查内容多着呢!
医生不仅会看孩子有没有龋齿、牙齿的生长和缺失情况,还会根据他的刷牙情况、饮食习惯等,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6个月~2岁
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
牙齿的萌出情况,比如长了几颗牙、形态颜色是否正常、排列得整不整齐、有没有地包天或其他咬合异常等;
颌骨的发育情况,有没有颌骨畸形;
牙龈和口腔组织情况,比如有没有牙龈炎、溃疡、水庖,舌头、唇舌系带、口腔黏膜是否正常;
还有龋齿情况,比如有没有牙釉质早期脱矿、奶瓶龋等,如果有龋齿,需要拍X光片或数字牙片进一步看看深度、范围;
给孩子涂氟。
3~6岁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乳牙的生长情况,比如有没有全部长齐;
牙齿有没有畸形、脓肿或囊肿;
孩子有没有不良的口腔习惯,比如吮指、咬铅笔、口呼吸、磨牙等,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早期矫正,避免引起牙齿咬合异常、面形异常及呼吸系统疾病;
检查有没有龋齿,做一个龋病风险评估;
给孩子涂氟、做窝沟封闭。
7~12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换牙期,一般会检查的是:
牙齿的排列情况,比如乳牙有没有提前脱落,有没有多生牙、双排牙等,必要时根据牙片做正畸评估;
看一下有没有龋齿,窝沟封闭是否需要重新做。
看到陌生的环境,
孩子害怕怎么办?
虽然检查牙齿的时候孩子一般不会产生痛感,但即便如此,看到陌生的医生、周围哇哇的哭声,孩子害怕怎么办?
这里有些小技巧,可以悄悄告诉家长们哦!最好上午去,一般孩子精神、情绪比较好,下午容易犯困,配合起来比较难;
尽量不要空腹去,就和我们自己一样,饿着肚子容易心情不好,但也不能过饱,万一孩子挣扎了可能会呕吐;
用积极快乐的方式告诉孩子看牙这件事,比如“我们今天去给牙齿洗澡,可以玩像电梯一样自动上下的椅子,还有会喷水的水枪”。
尽量别说“不会痛”“痛不痛”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把“痛”和牙医、牙齿检查联系在一起。
当孩子对牙齿检查产生兴趣和好奇,与医生熟悉,亲密起来,并且亲身体验后发现检查牙齿就是张张嘴,不会有疼痛和不适感后,慢慢就配合起来了!
最后大兴口腔温馨提醒广大家长们:千万不要等到孩子牙痛了才第一次看牙到那时他面对的直接就是治疗怎么会觉得看牙这件事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