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彭光瑞实习生母力文文任君图
左脚向后落脚点地,同时左手从腰间向前冲拳,右手格架于右肩处,重心在右脚,接着右脚退步……
身体向左转90度,右手从腰间向上勾拳,左手平肘于胸前,成左弓步勾拳……
这是一套传统武术“拳法秘籍”,名为《赵氏武术》,一招一式,腰弓马步。但这却并不是武侠故事中的绝世神功,而是近期由重庆文理学院拳击运动研究所提供科研支撑,南华中学编纂,并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一本体育选修校本特色教材,将用于南华中学初、高中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
国学、武术、高校、中学、科研、体育……这一系列看似不太相关的关键词,因为一本武术教材而发生关联。那么,一门地方武术的拳法“秘籍”,如何成为中学的体育教材?4月7日,我们走进学校,近距离了解。
武侠与传承
一所中学为什么会用武术作为体育课程?
“我们是武术特色学校。”
“甚至课间操就是武术操。”
“一周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就专门教武术。”
渝北区南华中学体艺组组长谢代明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有了直观了解,明白拳术秘籍成为课堂教材的缘由。
上午的课间操,初一年级到高二年级的上百名同学列队、起手、收腰、屈膝、推掌、出拳,将一系列“巴渝武术操”动作一气呵成,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印象。
▲南华学校学生体育课学习武术
谢代明介绍说,《赵氏武术》编撰过程中,编撰人员查阅了峨眉武术史略、重庆武术志,江北县文史资料,渝北文史资料,根据记载,南华中学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江北女子中学,年,改名江北三中,年更名为南华中学。学校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便将武术作为学校的课程之一,至今已是近80年的传统,而将武术带进学校的,正是“赵氏武术”的创始人——赵子虬。
▲“赵氏武术”的创始人——赵子虬
“赵氏武术”是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子虬在相关的记载文献中更是传奇人物。赵子虬生于年,四川广安东岳乡人,是我国著名武术家,也是重庆地区最具代表的武侠人物之一,曾任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原四川省重庆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原重庆市江北县武术协会主席,还曾担任过重庆人大代表。
赵子虬6岁随舅父胡德贵习武,后学习峨眉武术。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二期教授班学武,并参加编审组编修武术书籍。相传在年,他曾与美国西洋拳师马士林擂台比武,连胜三局。武汉的相关报纸上以“赵子虬拳打美国大力士”为题予以报道,一时传为佳话。
之后,他在多个单位担任武术教练,训练武术人才近人,使江北县在年第一个被四川省命名为武术之乡,年又被选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是当地不折不扣的武林名宿。
而赵子虬在年2月定居重庆江北县后,便任江北女子中学(后更名江北三中)语文课教师并开始传授武术技艺。之后,赵子虬的徒弟赵幼生继续在该校任教,传授武术。再以后,赵幼生的徒弟李黎沿着师傅、师公的脚步,继续在这所学校任教,担任安稳办主任,同时开班传授传统武术。
“可以说,赵氏武术与南华中学,有着几十年剪不断的渊源。”李黎这样说。
▲南华学校老照片
大众与专业
斜跨两步,少年一个飞身跳跃。在空中旋转度后,凌空侧踢,稳稳落地,转头收势,目光如炬……
少年名叫周仕杰,在刚刚结束的由重庆市*府主办,市体育局、市教委、市总工会、永川区*府共同承办的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上,他取得了所在组别武术项目的传统器械个人冠*、传统拳术个人亚*的成绩。
▲南华学校学生参加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照片
今年16岁的周仕杰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小学3年级便开始学习传统武术,中学以武术特长生进入南华中学,继续接受武术专业训练。每天放学之后,他都要训练超过2个小时。
周仕杰幼年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过手术治疗后至今仍每年需要定期复查。但他说,自己热爱武术,愿望就是继续在比赛中取得更多的好成绩,高考时能参加针对体育生的单招考试,考入成都体育大学。
和周仕杰类似的情况,在南华中学并不少见。16岁的刘浩也是武术特长生,本届市运会也取得了一个冠*,一个第五名的好成绩,他想要考取武汉体育学院,之后的目标,是参*当一名侦察兵。
▲南华学校学生参加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照片
周仕杰与刘浩,都是南华中学武术运动队的队员。谢代明介绍说,由于学校的武术底蕴浓厚,他们对于孩子的培养,也分了多个层次。首先是对于所有学生的普及型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以初中为例,每周的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便是专门学习武术,另一节是体能训练,剩下的一节则是综合体育课。同时,每天下午课后,也有一节课外活动,学生们可以选修武术,进行深入的练习。
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则可以进入学校的武术社团,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若老师发现有确实不错的好苗子,那么则可以进入学校的运动队,参加专业的比赛,争取获得名次。
▲南华学校武术队进行训练
谢代明坦言,传统武术的训练门槛较高,出成绩的速度较慢,所以像周仕杰与刘浩这样选手,他们会前往对口的小学挑选苗子。但除了传统武术项目,他们还有注重实战的武术散打选手,这些选手很多都是普通学生通过练习武术,被老师们发掘出来的苗子。这些队员已在全市的各项比赛中,获得过很好的成绩。
今年16岁的杨锐,是一名看起来柔弱清秀的女孩。她便是从初一的体育课上被选中,参加散打训练。训练之初,她常常被学姐摔得鼻青脸肿,多次想过放弃训练。但最后,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她说,训练了4年,现在让她停下训练已经很不习惯。本届市运会,她取得了52kg级第三名的成绩,但没能夺冠,始终有些遗憾。
▲南华学校武术队进行训练
▲南华学校武术队进行训练
“我一定要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杨锐说,当警察是自己未来的梦想,虽然现在自己的散打成绩与文化成绩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参加全国比赛,拿国家一级运动员,考上公安高校,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27支代表队近人参赛。南华中学共夺个人冠*9个,亚*6个,季*7个。近五年来,南华中学武术队共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输送武术专门性人才近人;为国家泰拳队、国家赛法斗队分别输送1人;为省市级等武术队输送运动员多人。选手还曾获世界赛法斗锦标赛五强,获亚洲泰拳比赛季*,3人获全国泰拳锦标赛冠*。市级个人冠*更是有余个。
▲南华学校一些学生取得的优秀成绩
体育与德育
“参加专业训练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学生,武术对更多的学生来说,是强身健体,更是立德树人。”重庆文理学院拳击运动研究所所长徐泉森为《赵氏武术》教材编撰提供科研支撑的专家之一。
他表示,南华中学有武术的基础和底蕴,在教学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还有赵子虬留下的拳法和技艺。而作为高校的科研团队,他们希望能将武术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教材。同时,不仅仅把它作为强身健体的运动,还要发掘、传承其中的文化,并把武侠精神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例如,而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国武术之中的侠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好比武侠小说中所归纳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主体思想。
赵子虬和许多武术家一样践行了一个习武之人所具备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把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当地的教育事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特长,为江北县的武术、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甚至有他亲手生擒匪首,保护了地方安定的故事流传下来。这些内容,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题材。所以,在编撰的教材中,也有大量的内容体现。
▲南华学校学生体育课学习武术
“目前,武术教材将在南华中学使用,若效果良好,将进行推广。”李黎介绍说,武术特色不仅仅是学校的特色,作为传统武术之乡,渝北区早已开始着力推广。以南华中学为例,为丰富体育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南华中学主要是武术),形成体育管理同谋,计划同盘,人才同用,活动同行,资源同享,信息同通,发展同步的体育课程建设新常态。南华中学校在去年11月26日与渝北区长安锦尚小学、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渝北区旭辉小学进行了体育特色学校共建联盟签约。
签约仪式当天,南华中学、长安锦尚小学联合武术表演惊艳全场。渝北区委教育相关负责人亲自为几所学校授牌。而在更早的年,南华中学便参加了重庆市高中体育课程创新基地联盟,包括防身术、传统武术在内的课程便作为体育实践课进行了展示。武术与体育课程相融,早已走上了实践和推广之路。